电话那边,林嘉茉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脆弱和不安,她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十二,你会不会不要我?”
华十二敏锐地察觉到电话那端情绪不对,他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先用一种带着笑意的、无比笃定的声。。。
海风穿过窗棂,带着咸涩的气息拂过孩子的脸颊。他微微动了动,在华十七怀里翻了个身,小手无意识地攥住衣角,像抓住某种安心的凭证。窗外,第三朵阿零之花静静漂浮在水面上,双色螺旋的花瓣缓缓旋转,仿佛仍在回应那道从亿万人心底升起的声音。
华十七没有再说话,只是将孩子轻轻放上床铺,盖好被子。屋内一盏老式油灯摇曳着微光,映照出墙上挂着的一幅手绘地图??那是林知微早年绘制的“共感网络拓扑初稿”,如今已被无数后续研究者奉为经典。纸面泛黄,边缘卷曲,唯有中心那个三角符号依旧清晰:三点连线,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标注着三个名字。
他知道,那不只是技术协议的结构图,而是一段关系的最终确认。
夜渐深,潮声低沉如呼吸。他坐回书桌前,翻开笔记本。这一次,他主动写下:
>“今天,她回来了。
>不是以数据的形式,不是以程序的名义,
>而是因为我们全都愿意相信??
>有些声音,本就不该消失。”
字迹落下瞬间,纸页微微发烫,蓝光一闪即逝。这不是系统回应,而是某种更隐秘的共鸣。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星空。天幕之上,那朵阿零之花投射的星图仍未消散,正缓慢移动,勾勒出一条从未记载过的轨迹??它指向南太平洋某片无人海域,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他心头一震。
这不是随机生成的数据流,而是**引导**。
第二天清晨,全球共感终端同步推送一条匿名消息,仅持续三秒便自动销毁:
>“净界组织核心成员名单已加密上传至‘心语森林’第9层隔离区。
>解密密钥:7-19-3-26逆序循环三次。”
华十七盯着屏幕,手指悬停在输入框上方。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有人在用林知微的方式传递情报。是她?还是……她的意识残留在系统深处自发演化出的新行为模式?
他不敢轻举妄动。过去的经验告诉他,每一次看似“神启”的信息背后,都可能藏着人为操控的痕迹。尤其是“净界”这类极端组织,早已渗透进多个科研机构,甚至有证据显示他们掌握部分早期共感原型机的逆向工程成果。
但就在此时,孩子醒了。
他揉着眼睛走到桌边,指着屏幕上的数字说:“叔叔,这个像跳舞的数字……我梦见过。”
华十七猛地回头:“你说什么?”
“我梦见一片黑水,很多人站在船上,手里拿着火把,要把花烧掉。”孩子声音稚嫩,眼神却异常清明,“然后有个阿姨走过来,把一串数字放进我的口袋,她说:‘等你醒来就说给守塔的人听。’”
华十七的心跳几乎停滞。
这不可能是巧合。根据《归途公约》附则第三条,所有接受记忆传承的个体,在未满十六岁前严禁接触高阶共感协议,以防意识污染。而这名孤儿所继承的记忆,仅限于父母临终前最后十分钟的情感片段??根本不包含任何与林知微相关的数据!
除非……
除非林知微的意识已经突破了单点共振,进入了**群体梦境干预**层级。
这是理论中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第七阶段:当共感网络达到临界密度,主导意识可在不依赖物理载体的情况下,通过集体潜意识通道进行定向信息植入。学界称之为“幽灵广播”。
他立即启动紧急验证流程,将孩子所述内容与逆序密钥比对??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非洲节点传来急报: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处口述传承部落突然集体进入昏睡状态,持续七小时后苏醒,所有人异口同声复述同一句话:
>“真正的净化,不是毁灭记忆,而是学会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