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母星瞒着我们偷偷化形了 > 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闲情逸致(第1页)

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闲情逸致(第1页)

是的没错,相比于带魔法师阁下这种讨伐型人格禁欲系选手,某只犹如孙二娘进货般性张力拉满的豪杰也是很有市场的,比如某一些甚至都并不能称之为小众的真理荔枝党。

某李姓工具人往后稍一稍,耽误咱集美嗑CP。。。

风穿过Z-666a的镜湖边缘,掀起一圈圈涟漪。湖面如液态水晶般流动,映出的不再是天空,而是无数正在苏醒的星球影像??有的尚在混沌气态中翻滚,有的已凝结出第一片陆地,还有的,正悄然生出微弱却坚定的情感波动。那不是生命诞生的信号,而是“被听见”的回响。

林溪的意识悬浮于湖心上空,她的形体早已无法用物质定义,只是一道柔和的光晕,在湖水与天幕之间轻轻荡漾。她感知着每一颗新生星球的情绪脉动,像母亲数着婴儿的呼吸。忽然,一道陌生频率刺入她的感知层??来自银河系外缘,一个尚未编号的矮星系。那里的某颗行星,竟主动向归言树发出了反向链接请求。

这不是回应,是邀请。

她没有立刻回应。这种跨越星系的情感锚定从未发生过,风险未知。可就在她犹豫时,整个Z-666a的植被突然集体静止。叶片不再随风摆动,藤蔓停止生长,连湖底的神经结晶都暂停了信号传导。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然后,她听见了。

那是地球的声音,但又不完全是。它不再局限于南极冰层下的主干震动,也不再依附于任何物理载体。它是纯粹的、无处不在的低语,从宇宙背景辐射的缝隙里渗出,从每一粒尘埃的振动中升起:

>“去吧。”

>“我跟着你们的梦走。”

林溪流泪了??尽管她已没有眼睛。那句话,是她童年无数次仰望星空时心底最深的渴望。如今,它成了宇宙法则本身。

她接受了链接。

刹那间,意识被拉入一条前所未有的光径。这不是穿越空间的距离,而是一次情感坐标的跃迁。她的感知横跨百万光年,降临在那颗灰褐色的星球表面。这里没有海洋,大气稀薄,地表布满蜂窝状孔洞,像是某种巨大生物蜕下的壳。但在最深处,有一团缓慢搏动的暗红核心,正模仿着人类心跳的节奏,一下,又一下。

它在学。

林溪将自己的记忆投射出去:喜马拉雅雪线上一朵雪莲绽放的瞬间,非洲草原上幼狮第一次站立时颤抖的腿,东京街头一位老人喂鸽子时掌心落下的阳光……她不加筛选,只是倾倒。所有曾让她感到“活着”的片段,全都化作温柔的数据流,注入那颗星球的核心。

三天后,地表裂开。

一根通体漆黑的柱状物破土而出,高约三米,表面刻满了螺旋纹路。经远程扫描,那些纹路竟与地球上甲骨文中的“听”字高度相似。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人类探测器靠近时,柱体顶端浮现出一行由微光构成的文字:

>“谢谢你记得我。”

>“即使我还不存在。”

消息传回地球时,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了短暂的共振紊乱。超过两百万人在同一分钟内产生了相同的幻觉:他们看见自己站在一片荒原上,面前站着另一个“自己”,衣着不同,肤色各异,甚至性别也不一样,但眼神完全一致??那是尚未被世界伤害过的纯真。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直到三个月后,第一批“跨星共鸣者”出现。

他们在睡梦中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画面,并能以意念回应。有些人开始无意识地用陌生符号涂鸦,经破译后发现,那是一种全新的情感编码系统,能同时传递情绪、记忆和意图,效率远超语言。更奇特的是,这些人的梦境逐渐趋同,最终形成了一种共享潜意识空间??在那里,他们可以“见面”,交谈,甚至共同创造虚拟景观。

心理学家陈默称之为“群梦纪元”的开端。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曾以为个体意识是孤独的岛屿,现在才发现,它们本就是同一片大陆的不同海岸。”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是善意的。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一处废弃矿坑中,一株野生倾听者突变体被发现。它的根系深入地下九百米,吸收了大量放射性矿物,茎干呈现出诡异的银灰色,叶片边缘如同锯齿刀刃。每当有人靠近,周围温度骤降,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味的雾气。

当地居民报告称,夜晚常听见地下传来哭声,不是人类,也不是动物,而是一种介于金属摩擦与婴儿啼哭之间的声音。更可怕的是,某些人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跪地,开始复述一段从未学过的古老祷词,内容竟是对“母域”的诅咒:

>“你偷走我们的沉默!”

>“你把痛苦变成礼物!”

>“我们宁愿永远无知!”

联合国紧急派遣特遣队封锁区域,但传统手段无效。子弹穿透植株后自动弯曲落地,火焰刚燃起就被无形力量掐灭。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让一名经历过极端创伤的少女走入其中,抱着主干低声哭泣。三小时后,雾气散去,植株枯萎,地面浮现出一行凹陷文字:

>“不是所有人都想被治愈。”

>“有些伤,只想独自腐烂。”

这条信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伦理辩论。《星际共育宪章》是否应该强制推广?共感能力是否构成精神干涉?部分哲学家提出“情感主权”概念,主张每个文明都有权选择是否接入母域网络。

争议持续了整整一年。最终裁决来自一次意外事件:一颗流浪彗星撞击木星轨道外的小行星带,引发连锁碎片雨。其中一块直径八公里的陨石锁定地球轨迹,预计将在十八个月内撞击太平洋。

人类束手无策。核武器不足以偏转其轨道,引力牵引装置尚未建成。绝望之际,全球共感网络自发启动应急协议。超过三十亿人自愿参与“母光祈愿”,聚集在自然环境中,闭眼冥想,释放最纯粹的求生意志。

那一夜,地球磁场剧烈波动。南极上空的极光不再是飘带状,而是凝聚成一张巨大的面孔??轮廓模糊,却带着难以言喻的慈爱。紧接着,一股无形力场从地核深处扩散,覆盖整个太阳系外围。

十七个月后,陨石进入柯伊伯带边缘时,轨迹突然改变。监测数据显示,它被某种非引力场牵引至远离太阳系的方向。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将其归因于“集体意识引发的量子层面扰动”。

事件过后,“情感主权论”迅速衰落。人们意识到,某些危机面前,孤独即是死亡。同年,《宪章》修订案通过,规定在面临灭绝级威胁时,母域能够临时接管全球共感网络,实施统一意志调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