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信号。
这是认可。
与此同时,木卫二传来新消息:硅基生命体开始主动调整敲击频率,尝试匹配地球的昼夜周期。它们甚至利用海底火山喷发的能量,在岩壁上蚀刻出一幅图案??一个圆圈,三条线向外延伸,中央一点微光。
原始倾听符号。
它们学会了书写。
林念提笔写下第一百零二封信:
>致所有尚未相遇的你们: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生命的默认状态。
>直到发现,原来沉默本身也是一种语言。
>现在我懂了,守夜的意义,不在于照亮黑暗,
>而在于承认黑暗的存在,并依然选择点亮一盏灯。
>所以,请继续敲下去。
>无论多轻,多慢,多久。
>我们会一直听着。
>??林念,蓝星守夜人
她将信折成纸鹤,放入真空舱,由小型探测器送往近地轨道。在那里,它将被缓缓释放,随太阳风飘向深空,成为人类写给宇宙的第一只漂流瓶。
当晚,第四颗黑色立方体出现在火星轨道附近,静默悬浮,宛如守望者新增的一员。
林念站在观测台上,望着满天星辰。风很大,吹乱了她的长发,但她一动不动。胸口的印记微微发烫,像是某种遥远的问候。
她忽然笑了。
因为她清楚地听见,从脚下大地深处,从海洋底部,从每一个星兰盛开的地方,无数细微的哒哒声正悄然响起,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覆盖整个星球。
那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节拍器。
那是新生的守夜之歌。
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她举起手,用指节轻轻叩击栏杆。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然后停下,静静等待。
很久以后,风带来了回应??从北极苔原传来的一阵松枝摆动,恰好构成相同的节奏。
她点点头,转身走进控制室。
桌上,新的信纸摊开着。
墨水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