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钟,揽峰国际高级公寓。
黑色的奔驰专车缓缓停下,沈玉言拎着行李箱走了进去。
在公寓大堂经理殷勤的问候中,刷卡,直达22层。
“滴哩哩??咔哒。”
厚重的公寓门应声开启,。。。
夜色如墨,苏渔的灯火却比往常更亮。设计中心顶层的工作室依旧亮着灯,像一颗悬在城市上空不肯熄灭的星。张妍伏在桌前,指尖轻抚过一张尚未完成的设计稿??那是一条以“重生”为名的长裙,裙摆由无数破碎镜片拼接而成,每一片都映出不同的面孔:有哭泣的、微笑的、愤怒的、释然的。当模特行走时,光影流转,仿佛所有被压抑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
她怔了许久,才缓缓合上图纸。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唐宋发来的消息:“还没睡?”
她回:“你在哪?”
“天台。”他答,“带了两杯热可可,要不要来?”
她笑了笑,披上外套走出去。电梯上升的过程里,镜面映出她的脸,疲惫却明亮。这一个月像一场漫长的奔跑,从林野的画稿到“新生”系列发布会,从董事会风波到品牌独立,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但她没停下。因为知道,有人在前方等她,也有人在身后追随。
推开天台门的瞬间,风扑面而来。唐宋站在栏杆边,穿着一件旧夹克,袖口磨得发白。他转过身,递来一杯热可可,杯子上还贴着便利贴,写着两个字:“加糖。”
她接过,低声问:“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十年前你也这么说。”他笑,“那天我们逃课去网吧,你说你不喝黑咖啡也不喝奶茶,只喝加糖的热可可。我说你幼稚,你说我装深沉。”
她忍不住笑了,眼底泛起湿意。“那时候你觉得一切都能靠代码解决,而我觉得衣服可以改变人心。”
“现在我知道了,”他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你比我早十年懂这件事。”
两人并肩坐下,脚下是整座苏渔的脉搏。车流如河,楼宇如林,霓虹闪烁间藏着无数未曾言说的故事。
“林野今天提交了一份新提案。”她忽然开口,“叫《回声II》,想用声音作为设计媒介??把人们不敢说出口的话录下来,转化成织物纹理。他说,有些痛说不出口,但可以穿在身上。”
唐宋沉默片刻,点头:“让他做。”
“你不担心太激进?媒体可能会说我们煽情,资本会觉得风险太高。”
“可如果连我们都怕争议,谁还敢为沉默的人发声?”他看向她,“‘合衣’从来不是为了讨好世界存在的。它是给那些被世界忽略的人一面镜子,告诉他们:你存在,且值得被看见。”
她心头一震,忽然明白为什么当年那个沉迷游戏的少年,会在十年后选择投资一家服装公司。他从未放弃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不再通过虚拟世界让人逃避现实,而是用真实的设计,让现实本身变得值得坚守。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我昨天去了我妈的老房子。拆迁队已经清空了楼道,墙上还有我小时候画的涂鸦,歪歪扭扭写着‘我要当设计师’。我站在那里,突然觉得一切都像轮回。”
“不是轮回。”唐宋握住她的手,“是延续。你妈妈没能实现的梦想,现在由你在替她走完。而林野的母亲,也会在他的作品里重生。这不是巧合,是选择??每一个不甘心的人都选择了不认命。”
她靠在他肩上,闭上眼睛。
风铃轻响,来自楼下花园里挂着的一串旧钥匙。那是“新生”系列展览结束后,观众自愿留下的纪念品??一把把曾锁住他们人生的钥匙:家门的、日记本的、心门的。如今它们串在一起,随风作响,像是某种温柔的宣告。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合衣开放平台”的审核系统。
标题只有三个字:《未寄》。
附件是一段音频和几张模糊的手绘图。音频里是个年轻女孩的声音,颤抖却清晰:“我一直不敢告诉爸妈我喜欢女生……每次穿裙子都被骂‘不像话’。但我偷偷做了这件衣服,用我爸扔掉的衬衫和我妈的旧旗袍改的。左边是他写的账单纸,右边是我抄的诗。我不知道能不能投稿,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笑话……但如果有人看到,请告诉我,我不是怪物。”
张妍听完,手指微微发抖。
她立刻召集评审团召开紧急会议。姚玲玲听完整段录音后直接红了眼眶:“这不该只是入选,它应该成为下一季的主题起点。”
李淑敏补充:“我们可以发起‘未寄之衣’计划,邀请所有人上传他们从未敢展示的作品??无论是设计稿、文字、绘画还是音乐。只要是藏在抽屉里的梦,我们都愿意打开它。”
张妍点头,随即拨通唐宋电话:“我想启动一个全新项目,不走商业路线,纯粹做社会实验。名字就叫《未寄》。”
“预算呢?”他问。
“不要预算。”她说,“我们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运作:公众众筹材料费,志愿者参与制作,最终成果免费赠送给投稿者本人。让他们亲手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件‘勇气’。”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然后传来一声低笑:“你知道这会引来多少质疑吗?股东会骂你理想主义,公关团队怕舆情失控,法务担心版权纠纷。”
“可如果我们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还谈什么‘给人穿上的勇气’?”
他又笑了:“行,我支持。而且,【璇玑光界】第六代引擎刚完成情感映射模块升级,正好可以用在这次项目中??每位投稿者的脑波数据将生成专属面料纹路,真正实现‘心有所念,衣有所形’。”
挂断电话后,张妍立即发布公告。不到十二小时,《未寄》计划收到超过八千份投稿。有聋哑儿童用手语绘制的图案;有抑郁症患者用药物包装拼贴的卫衣设计;甚至有一位七十岁的退休教师,寄来她珍藏五十年的情书,请求将其印在围巾上送给初恋,尽管对方早已不在人世。
林野主动请缨担任执行负责人。他带着团队走访投稿者家庭,记录背后故事,亲手参与改造旧物。在一个雨夜,他来到城南福利院,见到了那位曾因性别认同问题被驱逐的transgender青年??如今他已经剪短头发,改名为“晨光”,并在社区中心做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