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小陈轻轻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李总,这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的特急函件。”
李野接过,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落款处??
**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内容简短而有力:
>鉴于贵公司在自主通信技术研发领域的重大突破及所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经研究决定:
>
>一、正式将SL-9协议纳入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点支持项目;
>二、由工信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资源保障项目推进;
>三、对潘大瑛同志予以通报表彰,并启动国家级人才保护机制;
>四、邀请李野同志列席本月下旬召开的“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座谈会”。
末尾,有一行手写批注:
>“真正的技术主权,从来不是买来的,也不是求来的,是拼出来的。望坚守初心,不负时代。”
>??林
李野怔住。他知道这个“林”是谁??那位曾在九十年代力主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的副总理,退休多年仍默默关注科技动向的老前辈。
他缓缓合上文件,眼眶发热。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走过的这条路,不只是为了风语,也不只是为了打败柳联。它是无数个像潘大瑛这样默默耕耘的人,用青春和信念铺出来的。而今天,这条道路终于被国家看见,被历史记住。
中午十二点,风语召开全员大会。
礼堂坐满了人,连过道都站满了员工。李野走上台时,全场起立鼓掌,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他抬手示意安静,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过去七十二小时,我们失去了睡眠,经历了恐惧,也直面了死亡。但我们没有丢掉尊严,更没有交出底线。潘大瑛老师用她的沉默,守住了中国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庆祝胜利,而是继续前进。”
台下鸦雀无声。
“SL-9不会止步于实验室。它要走进基站,接入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标准的一部分。接下来三个月,我们将联合中科院、华为、大唐电信共同组建测试网络,在三个城市完成商用验证。目标只有一个:明年六月,让第一版基于SL-9的民用设备正式上市。”
掌声再次雷动。
有人喊了一句:“李总,我们会怕吗?”
李野笑了,笑得坦然:“怕。但我们不怕失败,只怕不敢试。就像当年造原子弹的人说的??‘别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今天我们也要问一句:欧美能定标准,难道中国就不能?”
散会后,李野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封信。
没有署名,信封上只画了一朵简笔的花,花瓣五片,中间写着“1981”。
他拆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似乎是多年前的手稿复印件。抬头写着:
**《无线通信协议SL-9初步构想》**
作者:潘大瑛
日期:2018年3月12日
正文下方,有一段新加的小字:
>“我一直记得你说的话:‘如果我们不做,将来的孩子们就得一辈子看别人脸色。’所以我坚持下来了。
>这次醒来,护士告诉我外面有很多人送花。她说,有人写了句话特别好??‘科学家可以沉默,但真理终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