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少吃一顿肉,就要让我们全家啃窝头?
>技术革新小组是精英俱乐部,不是扶贫救济站!
>我们工人不反对进步,但绝不做牺牲品!”
下面还按了好几个红指印。
陆知章站在门口没动,目光扫过人群。大多数是普通工人,脸上写着愤怒和不安。他知道,这些人不是坏,而是怕。怕改到最后,自己成了被淘汰的那个。
“你们说得对。”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全场安静下来。
“我不该只讲理想,不谈现实。”他一步步走进去,“你们担心工资、担心饭碗、担心孩子上学看病,这些我都懂。技术革新不是为了让少数人风光,而是为了让所有人活得更有尊严。”
有人冷笑:“说得漂亮!那你先把钱还回来!”
“钱不会还。”陆知章直视那人,“但我会让它变成更多东西??更安全的机器、更轻松的活儿、更快的生产速度。等我们效率提升,订单多了,利润上去了,第一个涨的就是工人工资。”
“空话!”有人喊,“去年也这么说,结果呢?”
“这次不一样。”陆知章从兜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向总公司提交的绩效承诺书:三个月内,一分厂综合效率提升15%,废品率下降30%。若未达成,我自愿降职并退回全部奖励基金。”
全场哗然。
老钳工王师傅挤出来,眯着眼看他:“你真敢签这个?”
“我已经签了。”陆知章把复印件贴在墙上,“你们可以监督我每一天的进度。技术小组每三天发布一次成果报告,全厂公示。谁有意见,随时来找我当面说。”
王师傅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忽然转身对众人说:“让他说完。”
陆知章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不信我一个人。所以我请来了一个人??阚志远工程师,他会负责所有技术数据的公开与解释。你们看不懂图纸,可以问他;不明白原理,可以听他讲。咱们不玩虚的,用事实说话。”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低声说:“老阚?那个被关禁闭的书呆子?”
“是他。”陆知章语气坚定,“他三年前就想改这套系统,没人理他。现在,我给他话筒。”
第二天清晨,公告栏前围满了人。上面贴着第一份《技术革新进展通报》,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机械臂的工作原理、成本构成和测试数据。老阚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站在旁边,拿着喇叭,一遍遍回答提问。
“这玩意儿坏了咋办?”
“零件都在厂里能加工,修一次不超过两小时。”
“省下来的时间算不算加班费?”
“省下的工时将折算为班组绩效奖金,由工会监督分配。”
问题越来越多,质疑声却一点点少了。
中午时分,陆明远交上了他的设计方案??一套基于气动反馈的双工位自动切换机构,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模具,理论上可提高冲压效率40%。图纸干净利落,计算严谨,甚至还附了一份材料回收利用清单。
老阚看了足足十分钟,最后点点头:“可以试。”
当晚,技术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接纳陆明远为正式成员。
“他是副厂长的儿子。”退休电工老陈直言不讳,“哪怕他真有本事,也会让人觉得是照顾。”
“所以我们更要严格。”女会计小刘说,“他已经通过了初审,答辩得分最高。如果我们因为他是谁的儿子就拒绝他,那我们和过去的官僚有什么区别?”
会议室陷入沉默。
陆知章一直没说话。直到轮到他表态,他才开口:“我提议,让他试岗一个月。独立完成一项改进项目,成功后再正式录入名册。期间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连办公室都不准进,只能在车间角落干活。”
众人点头。
“还有,”陆知章补充,“他的项目成果,归功于团队,不记个人名。”
这一回,连最挑剔的老陈都笑了:“这规矩立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