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书中第一页的名字??颜鸣,忽然亮起。
紧接着,南方某座小镇的茶馆里,一名少年猛然抬头,手中的茶杯掉落碎裂。他怔怔望着远方,喃喃道:“我梦见了一个哥哥……他说,别怕冷,他给我送汤来了。”
而在西域鬼城的废墟中,一只野狗刨开土堆,叼出一块腐朽的木牌,上面依稀可见“颜”字残痕。它将木牌带到一处高地,用爪子一圈圈围上枯草,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仰头望月。
这一夜,无数类似的情景在全球上演。
有人拾起了尘封已久的旧符,有人重新修缮了倒塌的山神庙,有人开始讲述那些被遗忘的传说。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做,只知道心里有种莫名的冲动??好像如果不做点什么,就会辜负某个早已远去的身影。
而这,正是陈林想要的结果。
他知道,单靠一人之力无法永恒压制深渊。唯有让“守护”成为一种本能,一种文化,一种代代相传的信仰,才能真正构筑起不灭的防线。
“你在重塑规则。”颜二的声音忽然响起。
陈林侧目,只见那化作金尘消散的魂灵,竟从万千光丝中重新凝聚出一抹轮廓。它不再是纯粹的能量体,而是带着某种介于虚实之间的形态,像是由无数人的记忆共同塑造而成。
“我没有重塑规则。”陈林摇头,“我只是提醒这个世界:有些事,值得去做,哪怕看不到回报。”
颜二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忘记了呢?”
“那就再讲一遍故事。”陈林微笑,“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就还有人愿意信。只要还有人信,灯就不会灭。”
就在此时,玉柱顶端忽然传来一声清鸣。
那只曾停驻片刻的蝴蝶,竟再度出现。它翅膀上的露水已干,但七彩光芒更加璀璨,仿佛吸纳了整个月光的精华。它绕柱飞行一周后,径直飞入水晶内部,轻轻落在那团新生光影之上。
刹那间,两者交融。
光影骤然膨胀,形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身高不过三尺,面容稚嫩,眼神清澈如泉。它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抬头看向陈林,用清脆如铃的声音说出第一句话:
“我叫小满。”
陈林怔住。
“小满?”他低声重复。
“嗯!”小满用力点头,“今天是立春后的第十天,阳气始生,万物渐盈??所以我叫小满!而且……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像是装满了希望。”
陈林久久不语,眼中却泛起微光。
他知道,这不是随意的选择。这是天地意志的一种显现??当守护之心再次萌芽时,自然会诞生与之匹配的载体。
“好名字。”他终于开口,“欢迎你,小满。”
小满咧嘴一笑,蹦跳着绕着他转圈:“我可以帮你吗?我可以织光丝吗?我可以写名字吗?”
“都可以。”陈林温和地说,“但你要记住一件事。”
“什么?”
“谨慎修仙。”他目光深邃,“不是胆小,不是退缩,而是明白每一次出手、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无数人的命运。所以,要慢一点,要看清楚,要想明白。”
小满认真地点头:“我记住了。”
随即,它伸出小小的手掌,尝试凝聚一丝光丝。起初不成形,断裂数次,但它毫不气馁,一次次重来。终于,在第七次尝试后,一根纤细却坚韧的金线缓缓成型,轻轻缠绕在玉柱裂缝边缘。
那一刻,整座封印阵列发出一声轻微的共鸣,像是在回应这份新生的力量。
陈林看着它,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平静。
他知道,自己终将彻底消散。灵魂燃烧所剩无几,意识也如风中残烛。但他不再恐惧,因为他看到了未来。
不是他一个人的未来,而是“守谕人”这个身份的延续。
几天后,山脚下的村庄迎来了一场罕见的雨。雨水清澈甘甜,浇灌干涸的土地,唤醒沉睡的种子。村中孩童嬉戏时,发现山坡上有块奇特的石头,形状宛如人影,背对着他们,面向大山深处。
他们给石头起了个名字:“守山爷爷”。
每逢初一十五,孩子们便会带上野花和果子前来祭拜。大人笑他们天真,却不阻止。渐渐地,连外乡旅人也开始听说这个地方,称其为“有灵之山”。
而在山顶,小满每日都在学习。
它学着编织光丝,修复玉柱裂痕;学着聆听人间心声,捕捉那些微弱却坚定的善意;学着用最简单的语言,在梦境中传递一句话:“别怕,我在。”
它还学会了写字。
第一笔,是临摹陈林写下的“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