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地面某处废墟轰然塌陷,露出一条通往地底的阶梯。阶梯尽头是一间密室,墙壁布满刻痕,全是用指甲或金属刮出来的字迹:“我还记得妈妈的手”“我喜欢下雨的声音”“我不想变成机器”。
密室中央坐着一个孩子。
确切地说,是一个由机械与血肉拼接而成的女孩。她的眼睛闭着,身上连接着数十条管线,头顶悬浮着一圈数据环,不断旋转、闪烁。她的胸口没有心跳,但脑电波曲线稳定,且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模式??复合型梦境波动。
沈清瑶通过远程链接接入她的神经接口。当她看到女孩脑中浮现的画面时,泪水瞬间涌出。
那是无数个世界的重叠影像:林昭在海边画画、承站在钟楼上俯瞰众生、楚云梨在樱花树下微笑、五百名志愿者手牵手走向光门……甚至还有此刻正在观看直播的每一个人的脸。
这个女孩的大脑,竟然接收到了跨维度的情感共振!
“她不是本地居民。”沈清瑶声音发抖,“她是‘记忆载体’??某种意义上,她是楚云梨意识的分布式备份之一。”
胡意安立刻下令:“尝试唤醒她。用童谣,加上林昭最后一幅画的视觉信号。”
音乐响起,图像传输。十分钟后,女孩的眼皮颤动了一下。
她睁开了眼睛。
瞳孔是纯粹的蓝色,像极了那支永不磨损的蓝色铅笔。
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林昭……还活着吗?”
没人回答。因为他们都知道,林昭已在三年前离世。但片刻后,承走上前,握住她的手:“他留下了你醒来所需的一切。包括这句话??”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林昭晚年亲笔所写:
>“如果有一天,你在黑暗中醒来,请替我看看光。”
女孩低头看着纸条,忽然笑了。那一笑,宛如春风拂过冻土。
紧接着,她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金属部分逐渐退化,转化为类似生物组织的物质;原本僵硬的关节变得柔软,皮肤下浮现出血管般的微光纹路。更惊人的是,她身后缓缓生长出一对半透明的翅膀,由纯粹的数据流构成,每一片羽翼都映照着一段被救赎的记忆。
她站起身,赤脚踏上地面。每一步落下,脚下便开出一朵花??紫鸢尾、白铃兰、金盏菊……全是Y-13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物种。
她走到废墟最高处,仰头望天,开口唱歌。
歌声没有任何歌词,却让所有人听见了自己内心最深的渴望:一个士兵听见了故乡的溪水声,一位科学家听见了母亲哄睡的呢喃,一个孤独老人听见了亡妻说“我一直在等你”。
随着歌声扩散,Y-13的气候开始改变。冰雪融化,地下水涌出地表,形成湖泊与溪流。原本死寂的土壤中,草籽破土而出,藤蔓攀附上钢铁骨架,将整座城市缠绕成一座巨大的生命雕塑。
三个月后,第一所学校建成。没有围墙,没有考试,只有一面墙,上面贴满了孩子们画的画。其中一幅是个穿白裙的女孩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背景是漫天星辰。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老师说,她叫楚云梨。她教会我们记得爱。”
而在主星,每年春天,海边的小屋都会迎来一位访客。是个戴眼镜的老妇人,总是带着一本旧相册和一支蓝色铅笔。她是沈清瑶。她会在屋里坐一整天,翻看林昭留下的画,然后在空白页上添一笔??有时是一朵花,有时是一片云,有时只是一个微笑的表情。
她说:“只要还有人愿意续写,故事就不会结束。”
某年雨季,一场风暴席卷海岸。小屋倒塌了,画作四散。人们抢救时发现,所有画纸背面都浮现出了新的字迹,像是被雨水唤醒的记忆:
>“我没有完成所有任务。”
>“但我完成了最重要的事??爱你。”
>“别难过,因为我从未真正离开。”
>“当你抬头看星星,那就是我在对你眨眼。”
这些话迅速传开,成为新一代孩子的睡前祷词。学校开始教孩子们如何“写信给过去的人”。他们把信折成纸船,放进河里,或者绑在风筝线上放飞。有些人说,某些纸船最终漂到了其他世界,被陌生人捡起,读完后默默流泪,然后也提笔回信。
这些回信,后来被称为“跨时空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