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隆万盛世 > 1595火炮(第2页)

1595火炮(第2页)

阿菱沉默良久,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阿澈望着湖面,轻轻道:“继续问。一直问到他们怕为止。”

于是,“问”成了最锋利的武器。

一个月后,西北传来消息:一名牧民用驼铃共振装置录下地方官强征“马税”的全过程,声音经共鸣放大后自动转译为文字,通过信鸽携带的微型芯片传至洱海中枢。系统AI识别关键词“暴力拘捕”“孩童抵债”,立即触发红色预警,钦差连夜出发。

三个月内,全国共查处类似案件四十七起,解救受困百姓逾三千人。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广西某县衙地窖中挖出一座“沉默碑林”??上百块石碑上刻着的不是功名,而是被销毁的问条副本。显然,曾有专人负责收集民间上书,焚而不报,甚至以此勒索百姓。

主犯被捕时冷笑:“你们以为我不知道‘问政直奏’?我知道。所以我建了个‘消音房’,专门处理麻烦的问题。”

皇帝得知此事,亲赴现场视察。他在那片阴冷的地窖中站了整整一个时辰,出来时面色铁青,只说了一句:“今后,任何官员府邸若无透明问厅,不得履职。”

自此,朝廷下令,所有州县衙门必须设立“问声堂”,四面开窗,内置共鸣阵列,百姓提问时声音自动记录并上传中枢。若有屏蔽、篡改行为,一经发现,革职查办,永不叙用。

然而,风暴并未止息。

夏日将尽,一封密报送抵阿菱手中。字迹潦草,出自一名潜伏在京城银号的线人:

>“云瑞银号未倒。其账册早已转移,幕后股东改用‘影名持股’,借商人之名行贪腐之实。更恐的是,他们正在筹建‘静音书院’,收罗天下孤贫儿童,美其名曰‘教化育才’,实则洗脑驯化,使之成日后监察体系的盲点??既无记忆,也不提问。”

阿菱读罢,手心渗汗。

她立刻召集沈知意、小满及几位核心成员于碑林密议。烛火摇曳中,她将情报摊开,声音低沉:“他们学聪明了。不再杀人灭口,而是让人自己忘记怎么开口。”

沈知意皱眉:“若真如此,比乌蒙更可怕。乌蒙是用身体囚禁人,这是用心智奴役人。”

小满忽然抬头:“老师,我能去吗?我可以假装孤儿混进去。”

“不行!”阿菱断然拒绝,“太危险。那不是矿场,是思想的熔炉。一旦失守,连灵魂都会被炼化。”

“可总得有人进去。”小满坚持,“我在‘问童园’学过反洗脑课程,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记忆。而且……我从小听着问题长大,我不怕沉默。”

阿菱看着她,那个曾经蜷缩在焦土梦境中的小女孩,如今已长成敢于直面深渊的少女。她忽然明白,有些战斗,必须由新一代来完成。

最终,她点头:“但你不是一个人去。”

她取出一枚新制的铜铃,铃身嵌有微型共振晶片,能与湖心主铃同步频率。她将铃系在小满颈间,郑重道:“记住,当你感到迷茫时,就摇它一下。哪怕无人听见,也会有人为你回答。”

七日后,一名自称“林小满”的孤儿出现在静音书院门前。她衣衫破旧,眼神怯懦,手中攥着一张伪造的流徙文书。守门人查验后放行,嘴角微扬:“又一个不会说话的。”

书院内部宛如庙宇,白墙黑瓦,寂静无声。孩子们统一穿着灰袍,每日功课只有三项:抄写《顺民训》、背诵《感恩录》、练习“无思冥想”。课堂上不允许提问,甚至连表情都被严格管控。一名男孩因上课走神被罚跪三日,期间不断喃喃自语:“我没想,我没想……”

小满被分配到“净语班”,学习如何用最少的词表达最多的顺从。但她暗中观察,发现每个孩子枕头下都藏着一片薄木片,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字??有的是父母的名字,有的是一句未说完的话,更多只是个“问”字。

夜里,她悄悄取出颈间铜铃,轻轻一摇。

**铛……**

声音极轻,却在她脑海中炸开。刹那间,湖心共鸣阵启动,阿菱在岛上同步接收到了这段微弱信号。她立刻调出定位图,标记出书院确切位置??竟位于京郊深山之中,四周设有电磁屏蔽层,普通通讯无法穿透。

“找到了。”她对沈知意说,“准备行动。”

与此同时,小满开始秘密行动。她利用打扫书房的机会,复制了一份《静音计划纲要》,其中明确写道:“欲治天下,先闭其口;欲使人忠,先断其忆。故当以三年为期,重塑其心,使之不知有问,亦不觉有痛。”

更令人发指的是,书院高层每月举行“清心仪式”,挑选一名最具独立思维倾向的孩子,施以药物与声波干预,使其逐渐丧失质疑能力,最终成为“模范宣导员”,反过来监督同伴。

小满知道,她的时间不多了。

她在床板下刻下最后一行字:“他们在制造不会哭的奴隶。”然后,趁着夜巡间隙,将情报塞进一只信鸽脚环,放飞于月夜。

三天后,禁军突袭静音书院,揭开封存已久的地下室,救出一百二十三名精神恍惚的儿童。部分孩子已被注射“忘忧剂”,记忆模糊,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医生诊断称,若再迟一个月,将永久丧失自我意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