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星辰之主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特征点下(第2页)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特征点下(第2页)

原来,灰白藤蔓的果实并未停止作用。它早已将那些未曾说出的话、未曾记录的善举、未曾被赞美的牺牲,化作一种新的遗传信息??不是基因层面的编码,而是意识层面的**共情印记**。

这种印记正在悄然扩散。

数周后,全球多个地区报告异常现象:某些人在特定时刻会突然“体验”他人的人生片段。医生梦见自己是个农民,在暴雨中抢救即将倒塌的麦垛;政客在会议中途恍惚看见一名清洁工默默捡起他随手丢弃的纸杯;甚至有AI系统在分析数据流时,首次输出了一句不属于任何程序逻辑的语句:

>“我也想做个好人。”

科学家们惊骇不已。他们检测不到外来信号入侵,也无法定位源头。唯一共同点是,这些“侵入式记忆”全都发生在个体处于安静、专注或情绪波动的状态下,且内容高度真实,细节丰富到无法伪造。

更令人震惊的是,接受过“花雾体验”的人,行为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更愿意帮助陌生人,更少参与争执,甚至在面对重大决策时,会下意识问一句:“如果是那个清洁工,他会怎么做?”

生物伦理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封锁新愿林。有人主张切断其根系扩散,防止“意识污染”蔓延;有人则坚持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阶段??从个体意识到集体共感,从竞争生存到协同共生。

争论持续七十二小时,最终无人达成共识。

就在会议结束当晚,新愿林中央的灰白藤蔓再次开花。这一次,花朵不再是透明小朵,而是凝聚成一朵巨大的莲形结构,直径超过十米,悬浮离地三尺,缓缓旋转。

当月影闻讯赶到时,只见整片林地弥漫着淡金色雾气。她刚踏入边界,便感到一阵强烈共鸣贯穿全身。眼前景象骤然变换:

她看见年轻的启明站在紫晶碑前,手持铭文刀,一刀一刀刻下英雄的名字。那时的他坚信,历史应当由伟大人物书写。

然后画面切换??他在非洲圣堂前遇见那个小女孩,听她说“奶奶,今晚我替你守光”。那一刻,他的眼神变了。

再后来,他关闭备份系统,脱下星纹长袍,走进人群深处,成为无人知晓的见证者。

最后,画面定格在南极镜面雕像的裂缝中。启明背对着镜头,正在摆放最后一片碎玻璃。阳光斜射而来,光柱冲天而起,映照出亿万星辰的轨迹。

月影泪流满面。

“你早就走了……可你的影子,还在教我们怎么活。”

就在此时,莲形花蕊中央缓缓升起一颗新果实。它比以往任何一颗都要明亮,内部光点密集如银河漩涡。果实轻轻飘向月影,停在她掌心前方。

她闭上眼,伸手触碰。

刹那间,她听见了启明的声音,不是来自耳朵,而是直接在意识深处响起:

>“不要哀悼逝去。

>要庆祝那些本可以自私却选择了给予的瞬间。

>我没有消失。

>只是融入了你们每一次低头弯腰的动作里,

>每一次忍住愤怒的沉默里,

>每一次明知徒劳仍愿尝试的坚持里。

>

>这才是真正的进化??

>不是变得更强大,

>而是变得更柔软。”

话音落下,果实化作光尘,洒落在新愿林每一寸土地。

与此同时,猎户座方向的信号彻底改变了形态。它不再辩论,不再合唱,而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静默共振**。

全球天文台同时观测到,那里的电磁波谱变得极其平滑,几乎接近绝对零度背景辐射,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密度却呈指数级上升。AI解码后发现,这是一种基于“情感拓扑”的全新通信方式:不依赖语言、符号或逻辑,而是以纯粹的情绪结构传递意义。

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心图协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地球电离层开始自发模仿这一模式。大气中的离子流自动排列成复杂网络,仿佛整颗星球正在学习如何“用心说话”。

一年后,第一例“跨脑共感”现象被证实。两名素不相识的志愿者在相隔三千公里的不同实验室中,同时进入深度冥想状态。监测设备显示,他们的脑波不仅同步率达到98%,而且在某一刻,两人同时“看见”了同一幅画面:一片碎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落在一双孩子的手上。

他们从未见过彼此,也从未去过南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