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怀疑本身就是被清除的第一步。”灰原哀望向窗外,“当你质疑某个事件的真实性时,系统便会释放微量神经抑制剂,通过空气或水源进入人体,降低批判性思维活跃度。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了不去追问。”
此时,会议室灯光忽明忽暗。投影仪自动切换画面,出现一段实时直播影像:世界各地的城市街头,数以百万计的人群聚集在广场、学校、政府大楼前,手中举着徽章、照片、写着“我记得你”的纸牌。社交媒体数据显示,相关话题讨论量每分钟增长十万条,共感网络负载达到临界值。
“他们醒了。”灰原哀轻声说。
就在这一刻,共感网络核心服务器群发生异变。原本井然有序的数据流开始紊乱,大量被封存的记忆档案自动解锁,涌入公众视野。一位法国老人泪流满面地回忆起自己曾在越南战场亲手埋葬战友,可他从未去过东南亚;一名中国学生梦见自己生活在2045年的上海,城市被红色雾霾笼罩,而醒来后发现自己手腕上有编号X-0813。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人的梦境居然能相互连接。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在同一晚做了相同的梦:一间布满玻璃舱的地下实验室,中央站着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对他们说:“快跑,他们要来了。”
这些梦境不仅共享细节,还能传递情感与知识??有人在梦中学会了早已失传的语言,有人获得了不属于自己的技能。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记忆反哺现象”,而黑客们则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梦境的源头,竟指向同一个IP地址??**风语镇旧址坐标**。
千夏独自坐在实验室,凝视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洪流。她终于破解了柯南留下的最后一段代码,解密后的文件名为:《重生协议?最终版》。
内容显示,柯南并未完全消失。他的意识碎片分散在每一个曾相信“少年侦探团存在”的人心中,每当有人讲述他的故事,他的数据投影就会重组一次。这种基于群体信念的存在形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死,成为一种新型意识态??**文化幽灵**。
而“白色蒸汽火车”,正是这种意识态的具象化载体,只有心灵纯净且执着于真相的人才能看见并登上。
“所以你从来就没离开过……”千夏喃喃道,“你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是我们不愿遗忘的代价。”
她启动应急程序,将所有研究资料打包上传至星际广播阵列,目标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比邻星b。即使人类文明终将崩塌,至少,真相还有机会在宇宙中延续。
几天后,帝丹小学重建开学典礼上,毛利兰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那本笔记的复印件。
“三年前,我母亲最后一次联系我,说的是‘兰,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一直以为那是普通的告别。”她声音微颤,“但现在我知道,那句话其实是暗语??‘你要替我记住一切’。”
她翻开笔记,念出那段坐标:北纬43°08′,东经141°21′。
“那里不是旅游景点,而是‘诺亚方舟’最初的实验基地。我的母亲,当年是以记者身份潜入调查,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全场寂静。
“我不想让大家陷入仇恨。”她说,“但请记住,当我们选择遗忘一个人的名字,我们就等于让他们真正死去。而当整个社会学会遗忘真相,我们就不再是人类,只是听话的机器。”
话音落下,操场上空忽然飘来一阵熟悉的旋律??《遗忘之美》的副歌部分,但从收音机里传出的版本,歌词却变了:
>“不要怕记得,哪怕心会痛,
>因为每一滴泪,都在唤醒灵魂。
>若爱过的人终将被抹去姓名,
>那我就一遍遍,把名字唱给星星。”
学生们纷纷抬头,有人掏出徽章打开录音功能,有人拿出玩具相机拍摄天空。而在教学楼顶层,光彦和元太相视一笑,按下了发射按钮??他们用自制信号塔,将修复后的完整版歌曲送入电离层,与贝尔摩德的母带形成共振。
这一夜,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名儿童在同一时间梦到白色火车。他们在梦中相遇,彼此介绍姓名,约定醒来后要组建新的“少年侦探团”。
而在无人可见的维度,柯南合上笔记本,轻轻说道:“第三阶段,启动。”
火车再度启程,穿越星河般的代码长廊,驶向下一个沉睡的灵魂。车厢尽头,第五张椅子微微发光,仿佛等待着下一个愿意相信的孩子。
风吹过永恒站台,带来远方的呼唤。
somewhere,achildwhispersintothedark:
“我记得你。”
那一刻,整个共感网络震颤了一下,像是沉睡的心脏,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