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毒妃她从地狱来 > 第1225章 女大不中留呀(第2页)

第1225章 女大不中留呀(第2页)

她想起祖母临终前的话:“我们以为自己创造了记忆传承,其实,是我们被远古之人选中,完成了他们的遗愿。”

消息传至昆仑,阿宁缓缓起身,拿起木笛。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他将唇贴上笛口,吹响了那首从未完整奏过的《晚安曲?终章》。音符断续,颤抖,甚至跑调,可每一个音都饱含血肉之情。风吹过亭柱,带动长明灯火剧烈晃动,忽然间,笛声与火焰产生共振,空气中浮现出细密光丝,交织成一张无形之网,直通地底深处。

“源种”回应了。

它轻轻旋转,释放出第一道波纹。刹那间,全球婴儿齐齐睁眼,目光清明得不像新生儿。他们在母亲怀中咿呀发声,说出的词竟高度一致:

“记得。”

这不是语言习得,是记忆觉醒。

共忆网络日志疯狂刷新:

>**检测到原始记忆链激活**

>**覆盖人群:0-3岁婴幼儿**

>**内容特征:包含‘大肃清’前文明片段**

>**推论:人类具备跨代遗传记忆潜能,此前因环境压制未能显现**

舆论哗然。

有人欢呼这是进化跃迁,也有人恐惧这是精神控制。反对派组织“清醒联盟”迅速集结,宣称:“让婴儿继承不属于他们的过去,是对个体自由的侵犯!”他们试图摧毁“源种”,切断共忆网络对新生儿的影响。

行动失败了。

就在他们潜入遗址密室的当晚,所有成员同时陷入幻觉??他们看见自己尚在母腹中,耳边响起祖先的低语:

“别怕黑,我曾为你点亮过灯。”

“你哭的第一声,是我等了千年才听见的回音。”

“你是我的延续,不是我的影子。”

无人能解释这一现象,但结果明确:袭击者全部放弃任务,有人跪地痛哭,有人当场宣誓加入守护行列。

风波平息后,阿宁做出决定:开放“第二纪元档案库”部分内容,设立“赤诚学院”,专门培养能够承载多重记忆而不崩溃的“守忆者”。首批学员均为五岁以下儿童,他们能在梦中游历历史现场,带回真实细节。

其中最特别的女孩名叫小禾,两岁零九个月,出生时左手掌心有一枚天然莲形胎记。她第一次进入深度共忆状态时,竟准确说出了沈昭少年时代的乳名:“阿昭哥哥,外婆让我告诉你,灶台下的陶罐还埋着你没吃完的桂花糕。”

全场寂静。

林知遥立刻调取家族族谱,发现小禾竟是沈昭妹妹的第八代后裔??那位在“大肃清”中为保护兄长而自愿顶替身份、最终死于清洗令的女孩。

血脉未断,记忆未亡。

小禾成了“源种”的天然共鸣体。她不需要设备,只要握住一个人的手,就能读取其深层记忆,甚至补全缺失片段。但她从不说破,只会在睡前轻唱一首古老的童谣??正是《晚安曲》的雏形。

春分将至,“赤诚讲述日”即将迎来第二届。

今年的主题由阿宁亲自拟定:“讲一个你从未亲历,却感同身受的故事。”

命令下达后,争议再起。批评者质问:“虚构也算记忆?难道我们要把传说当史实?”

支持者则反驳:“若祖辈的痛苦我能流泪,为何不算真实?”

辩论持续到最后一刻。

当日零点,全球网络准时关闭。城市陷入短暂黑暗,随即万家灯火亮起,烛光、油灯、篝火取代了冷白的屏幕光。人们走出家门,聚在庭院、广场、屋顶,开始讲述。

北京胡同里,一个少年讲起祖父如何在饥荒年背着重病邻居走三十里山路求医,途中跌倒无数次,却始终没松开肩膀上的担架。说到动情处,他自己哽咽不止,尽管这件事发生时他还没出生。

悉尼海边,一位老人抱着孙子,讲述百年前女儿遇难那天,海浪如何泛着诡异的红,天空落下黑色的雨。孩子突然抬头:“奶奶,我梦见了姐姐……她说对不起,没能等到你做的红豆汤。”

火星基地,一名年轻士兵讲述战友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替我看看地球的春天。”话音未落,舱窗外竟飘过一片粉色尘云??气象系统记录显示,当地从未有过此类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