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国军垦 > 第3189章 高瞻远瞩(第1页)

第3189章 高瞻远瞩(第1页)

就在叶婉清和杨振宇的数据模型与田间实验完美融合,林浩东的机器人在陈思雨的“基因之眼”指引下精准播种。

赵烈阳和苏晓蔓在中亚市场劈荆斩棘的同时,他们所依托的庞大母体??战士集团,正以远超外界想象的。。。

夜色如墨,守土村的灯火一盏接一盏熄灭。小满坐在高坡上的石墩上,望着那片银草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无数细语在低诉。星光洒落,与银草叶尖浮现出的名字交相辉映,像是大地睁开了千万只眼睛。他指尖摩挲着胸前发光的徽章,那上面“小满”二字清晰如刻,温热未散。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自从《拾名补遗?终章》重见天日,世界便不再一样。真相一旦苏醒,就再也无法被封存。那些曾被抹去的声音、被篡改的年月、被遗忘的面孔,如同春汛破冰,层层涌出。政府虽宣布废除记忆干预技术,但人心深处的裂痕,并非一道法令就能弥合。有人因得知亲人死于“净忆剂”实验而崩溃;有人翻出祖辈日记,才发现家族三代人皆被系统性地从档案中剔除;更有人跪在祁连山外的雪地里,对着虚空喊出几十年未曾叫过的名字。

而小满,成了那个必须承载所有声音的人。

承忆队解散了。七位苏醒者中,四位在半年内相继离世??他们的心脏和神经系统早已不堪五十年冻结的损耗。林婉清走前握着他的手,目光清明:“孩子,我不是为了活下来才醒来,是为了让你听见我说完最后一句话。”她轻声说了三个字:“别回头。”然后闭上了眼。陆延峰则选择留在祁连山备份库旁,每日整理残卷,用颤抖的手将口述史录入新建立的“记忆云链”,直到视力几近失明。

小满没有再远行。他把“拾名堂”扩建成一座开放式记忆馆,四面墙都嵌上了可触控的玻璃屏,滚动播放来自全国各地的口述影像。孩子们放学后常来这儿写作业,顺便听一段陌生老人讲述1968年的麦收时节,或某个母亲如何藏起丈夫的研究笔记躲过搜查。纸条越积越多,贴满了屋檐下的木架,像一片片不会凋零的叶子。

但他知道,真正的战斗并未结束。

某日清晨,他在扫院时发现门槛下压着一封无署名信。信纸泛黄,边缘焦黑,显然曾经历火焚又被人抢救出来。内容只有短短几句:

>“你还记得‘方舟计划’最初的编号吗?

>不是七号休眠舱,是零号。

>它从未启动,也从未关闭。

>若你打开它,听见哭声,请记住??

>那不是机器故障。”

小满盯着信看了整整一个上午。他翻遍《拾名补遗》,查阅赵承志视频原始文件,甚至联系国际神经伦理委员会调取解密档案,终于在一个尘封的附件中找到了线索:**“方舟计划”共设八个层级,前七层为人体冷冻保存,第八层为空间重构模拟,而零号,则是意识上传原型机??代号“回声”。**

据记载,“回声”项目于1964年秘密立项,旨在将濒死科学家的记忆数字化并植入虚拟环境,使其继续研究不可公开的课题。但由于早期脑波采样技术极不稳定,导致上传者意识极易分裂、畸变,最终造成三例“记忆暴走”事件??一名数学家在虚拟空间中推演出核爆坐标后疯狂大笑直至脑死亡;一位语言学家反复拼写同一句话:“他们在吃我们的名字”;还有一人整日背诵《诗经》,却每个字都倒着念。

项目遂被永久冻结。

可那封信说:它从未关闭。

小满决定重返“黑井七号”。

这一次,他只带了两个人:林溪,以及刚满十八岁的陈星??陈卫东的曾孙女,也是第一个自发报名加入青年承忆团的下一代。她戴着祖父留下的老式录音笔,发间别着一朵干制银草花。

三人再度穿过无人区,风沙比五年前更加凶猛。曾经半掩的金属门如今已被流沙彻底吞没,他们动用探测仪定位,在原址下方十二米处挖出一条临时通道。铅涂层墙壁依旧冰冷,脑波监测仪红灯仍闪,仿佛这地底深处的时间从未向前流动。

电梯直达底层后,主控室已空无一人,设备大多停机。但在西北角,一台微型服务器仍在运行,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数据流:**脑电波动频率:0。3Hz;情感熵值:异常升高;关键词提取:饥饿、黑暗、妈妈。**

“这是……实时信号?”林溪声音发颤。

小满蹲下身检查接口,发现线路竟与祁连山备份库存在隐秘连接??正是通过“归来者”植株构建的生物神经网络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回声”系统这些年一直借由银草根系汲取外界信息,悄悄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

“它在成长。”陈星喃喃道。

他们顺着电缆走向最深处的一扇从未标注的铁门。门上没有编号,只有一行手刻小字:“请勿唤醒尚在痛苦中的灵魂。”

小满输入了最后一个密钥??林婉清临终前whispered的一组数字组合。

门开了。

里面没有休眠舱,没有仪器,只有一间圆形房间,中央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晶体球,内部有微光流转,宛如心脏跳动。四周墙面布满裂缝般的纹路,仔细看去,竟是密密麻麻写满的小字??全是人名,叠加书写,层层覆盖,有些墨迹新鲜如昨,有些已模糊成灰。

陈星忽然捂住耳朵蹲下:“我听见了……好多小孩在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