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鼠兄都饿哭了,我还在扩建金库! > 第3552章(第1页)

第3552章(第1页)

第3552章

“小农场主?这个说法倒是有趣。”李世民细细品味着李想话中的深意,权衡着这一变化将给大唐带来何种影响。

“正是。在辽东这等地方,效仿关中精耕细作,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用秦安然地广人稀秦安然四字形容,毫不为过。”

“为最大程度利用土地,同时又不至于竭泽而渔,发展小农场主模式,便是一种良策。”

“当然,随着耕作器具的革新与早期财富的积累,一些小农场主会逐渐壮大,辽东的中型乃至大型农场也必将涌现,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常理。”

一直以来,李想都在有意识地扶持新兴的社会阶层。

过去,他借由商业发展,提升匠人的收入与地位;如今,他则希望通过最传统的农业,催生出一批与众不同的农场主。

“设立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莫非就是你为了推行此等构想的布局?”

李世民回忆起当初李想说服自己设立此机构时的情景。

对于这个新事物,他当时虽未反对,却也未曾寄予厚望。

但今日所见,让他感受截然不同。

有些事,若非亲身经历,旁人说上千言万语,也终究是纸上谈兵。

“不尽然。生产建设兵团的设立,固然能催生小农场主阶层,但其首要目的,还是为了辽东的长治久安。”

“朝廷若想在辽东建立牢固的统治,依靠大量驻军和委派官吏,耗费巨大。”

“而通过生产建设兵团,则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还能缓解辽东乃至半个大唐的粮食压力,其意义非同小可。”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辽东经略皆不深入,汉时虽设郡县,朝廷支持亦是有限,终至失守。”

“若辽东的局面能在陛下手中得到根本扭转,其背后所蕴含的功业,足以名垂青史。”

李想深知,寻常功绩已难动李世民心弦,但“名垂千古”这四个字,却永远有着无穷的诱惑力。

“嗯,就眼下看来,生产建设兵团之策,成效斐然。”

李世民话音刚落,刘观爽朗的呼喊声便从屋里传来:“开饭啦!”

众人围坐,真正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刘观家新居落成,器物尚不齐备,吃饭的家伙便是人手一个硕大的木碗。

而盛放炖肉的,更是一个巨大的木盆。

如此巨大的实木器皿,若在后世,定是奢侈的浪费。

可在此刻的辽东,最不值钱的便是木材。

别说一人合抱的树木,便是三四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巨木,在辽东的林海中也俯拾皆是。

高句丽虽是半农半牧,却更多保留了游牧习性,使得辽东的林木得到了极好的养护,巨木随处可见。

即便在刘观所在的村落,不出里许,便能伐到取之不尽的良材。

望着那几大盆热气腾腾的炖肉,李世民的内心涌起一阵欣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