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特殊提示:对青铜器研究充满热情,但因博物馆经费不足无法开展深度研究,正考虑离职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张先生,注意听她的讲解。”苏婉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待会儿找机会搭话,可以从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切入。”
程雪已经带领参观者移步到下一件展品前——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爵。
“这件酒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周天子的一次祭祀活动。”
她的指尖轻点展柜玻璃,仿佛能透过它触摸到千年前的纹路,“有趣的是,它与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子仲姜盘’出自同一批青铜器,可惜我们馆只争取到这一件来展览。”
张建国眼睛一亮,这正是苏婉提到的切入点。
他清了清嗓子,用恰到好处的音量问道:“程老师,如果我没记错,‘子仲姜盘’上的铭文记载的是周王室与姜姓诸侯的联姻?”
程雪惊讶地转过头,目光落在张建国身上。
她没想到在普通观众中会有人了解如此专业的细节。
“您说得非常准确。”她微微颔首,白玉簪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看来您对青铜器很有研究?”
“略知一二。”张建国谦虚地笑了笑,按照苏婉的提示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同一批青铜器会分散在不同博物馆?如果能集中展览,不是更能完整呈现那段历史吗?”
程雪的眼睛亮了起来,她不由自主地向张建国走近一步:“这正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遗憾。由于各地博物馆资源有限,很多有联系的文物被迫分离。”
她叹了口气,“就像这对青铜爵和子仲姜盘,本应一起展出,让观众看到完整的礼器组合。”
“张先生,现在提借调国博藏品的事。”苏婉在耳麦中轻声指导。
张建国会意,故作思考状:“如果省博物馆能借调国家博物馆的相关藏品,举办一个专题展览,您觉得可行吗?”
程雪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道:“理论上当然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首先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其次要协调多方关系,还要确保文物安全运输和展出条件。。。。。。”
她摇摇头,“我们馆的预算连基本维护都捉襟见肘,更别提这种大型特展了。”
“如果资金不是问题呢?”张建国直视程雪的眼睛,声音沉稳有力,“华夏天工集团愿意全额赞助这样的展览。”
程雪的眼睛瞪大了,白玉簪在发间轻轻颤动:“您是说。。。。。。”
“我是华夏天工集团董事长张建国。”
他递上名片,粗糙的指尖与精致的烫金名片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一直很关注,最近刚刚成立了非遗保护基金。”
程雪接过名片,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凸印文字。
她抬头时,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张董事长,您真的了解这个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吗?”
“具体数字可以请专业人士评估。”张建国微笑回应,“不过我相信,比起这些文物承载的历史价值,再多的资金投入都值得。”
程雪深吸一口气,胸前的珍珠项链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如果您是认真的,我们可以会后详谈。不过现在,请允许我继续完成讲解。”
“当然。”张建国彬彬有礼地退后一步,“我很期待接下来的内容。”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程雪的讲解似乎更加投入,时不时会向张建国的方向投来探寻的目光。
而张建国则专注地聆听,偶尔点头或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每次都让程雪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
“张先生表现很好。”苏婉在耳麦中评价,“她已经对您产生了专业上的认可,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