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宋财经周刊 > 第101章 谁敢动我的马(第2页)

第101章 谁敢动我的马(第2页)

痛定思痛,太宗赵二回到皇宫后冥思苦想,觉著还是赵普的能力不足,设计不出来符合大宋的马政。

既然大宋將长期处於大一统王朝的初级阶段,那还是由进攻转为防御吧。

那么多钱,养那么多人,最终却换不来名声,不划算。

於是,马政改革,设立群牧司,由枢密院直领,保证每年为大宋军队供给七万匹马就可以,维持住国家的十万骑兵军团。

十年后,赵二在不甘中饮恨黄泉。

把金鑾殿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宋真宗赵恆。

赵恆一上台就哭了,他妈的一群混蛋,敢动我的马?

老爹说的好听,全国存栏量三十万,每年產出三到五岁的合格战马七万匹。可他一查,一共才三万多,少了一半。

河北路、河东路、京畿路到处都是养马地,全国上上下下十几万人参与的马政。

一年就產三万多匹马?

这要是让大理和西夏人听见了,还不笑掉大牙。

赵恆觉得肯定有人偷了他的马,於是派遣寇准进行严查。

这一查不要紧,发现一个大漏洞,居然有人刚出生就入编当了马信,二十岁都特么退休荣养了。

案例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一片,一整个机构。

数百万贯的成本砸下去,换回来的是一群贪和少了一半多的马。

赵恆大怒,什么姓吕姓高姓曹姓赵的,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偷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否则通通拉去肥。

经过枢密使曹利用一番整治,大宋马政勉强又支棱了几年。

但无论多么坚强的堡垒,始终怕內部人的黑手。

平原里上千万亩的养马田,几万个养马户。落到了几千名无人监管的马政官吏手中,这不贪除非都是圣人。

演变到后来,养马田承包给农户种麦子,好马当做病马出售,小马驹子都凑不够三万。

仁宗时期还查过几次,最终都不了了之。

查不得,隔一个砍一个,肯定有漏网的;全砍了,兴许还有星崩几个冤枉的。

反正宋辽和平,凑合过吧,大家谁都不容易。

等到三伐西夏的时候,朝廷百官终於见识到马政烂到了何种地步。

费六百万贯成本的马政,一年仅能提供合格战马七千多匹。

一匹马,九百贯。

他妈的买西域天马也不了这个价钱!

是马嘴镶金子了,还是马屁股镶金子了?

仁宗脾气好,也不是什么都能忍。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必须严查。

吕夷简、范仲淹、富弼、文彦博、韩琦全都亲身上阵,一定要扭转马政的腐败趋势,振兴我禁军的马业。

这事儿当时由铁面阎王富弼主抓,皇帝授权,无人不可杀。

等富弼真的查下去就傻眼了,这还真杀不得。马政的腐败,是从一根草,一颗豆,一块粪就开始的。

宫里面、皇族里面、大臣宰相、六部九卿、甚至包括看城门的卒子,每个人都跟马政案扯上了关係。

老曹家能杀么,折家能杀么,范仲淹的儿子能杀么?

杀几个小更有什么用,真正楼钱的都是朝廷的肱骨,每个人都是大宋的功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