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就是他“非常想获得父亲的认同”,甚至不惜用自己的性命作为代价。他就是这么喜欢自己的爸爸。
同时,我也明白他为什么只对我敞开心门了。
我虽然曾经重考三次历经挫折,但是因为我爸爸是医生,所以抱着“怎么可以输”的心情拼命也要成为医生。
而且,身为外科医师的父亲认为“只要把人体当成物品,切除有病变的地方就好”。而我为了反驳他的想法,成了精神科医师。
我父亲在病床数超过800张床的综合医院当院长,而我选择在社区当开业医生。即便看起来低人一等,我也不想在组织里机械性地从事医疗工作,反而想要挑战有人情味的医疗模式。
我用这样的方式反抗父亲,一直选择和他相反的路。
而他因为“赢不过父亲”感到沮丧,为了超越父亲决定自杀,而且还尝试了好几次。
我们两个人在大众的眼中,表面上虽然不同,但其实是同类,他在我身上看见自己,我也在他身上看见自己。
发现这一点之后,隔周就诊那天我也请他的父亲一起来。
我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也传达:“他其实不是真的想不开,而是想要得到父亲认同。”
听完之后,他和他父亲似乎都能理解,从那之后他“不想活了”的念头大幅减少。
在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之中,一定也有很多人其实抱着“不想活了”的念头。我不否定这样的心情。
但是,请先放下情绪,稍微想一想。
你不想活着的理由,会不会是因为被父亲否定了?或者是被母亲否定了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或许并不是“不想活了”,只是想得到父亲或母亲的认同而已。
若这和你的状况相符,那案例中的少年就是我和你。
假如你也觉得他自杀很可惜,那你自杀也很可惜啊。
你有活着的价值。
因为你非常重视每个念头,拼命又认真地活着,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不要被“不想活了”这种表象欺骗,请找出表象背后隐藏的真正心思。
你到底是为什么不想活了呢?
不要被“不想活了”这个表象欺骗,
试着找出表象背后隐藏的真正心思吧。
身体的防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