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放松地微微笑着。
又过了十几张,到了段锦书的十四岁。
穿着一身校服,笑得张扬又自信,还露出了那颗小小的虎牙。
最后就是二十岁的段锦书了,今年六月的照片,是和三个舍友一起的合照,几个人搂着肩膀对着镜头比耶,段锦书肩膀有点缩起来,看着有些僵硬,好像不太愿意被碰到的样子,脸上嫌弃地笑着,但很放松。
其中一个宋离清见过,是住在巷子里的王晓晨,还有一个有点脸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宋离清努力回想了会儿。
想起来了。
那天包厢门外,和段锦书并肩走的那个,聊得很开心的那个。
她们关系应该不错吧?
和我比哪个更好呢?
“段锦书,这个人和你关系不错吧?”
段锦书一看是方恬,道:
“确实挺不错的,我大学同学还是舍友,现在还是我同事。”
宋离清面色未变,但段锦书嗅到了一丝不愉悦的气息。
本能似的连忙解释道:
“不过我可没把她带到我家里来过,也没跟她睡过一张床。”
宋离清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段锦书明显感觉到那一丝异样的气息消失了。
照片阅览完毕,宋离清拿起相册塞回原位,顺便看看鼓鼓囊囊的书架,不知小段锦书都喜欢看什么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活着》、《莫泊桑全集》……
好像都是学生必读书目。
怎么还有本圣经?她应该不信教的。
旁边这本书有点眼熟啊。
宋离清抽出来一看,是本宋词集。
她记得她小时候看过一本很像的,不过不是她的书。
虽然她对诗词并没有很感兴趣,但小时候有个小妹妹很喜欢看来着,而且不怎么识字,总要她给念旁边的释义。
她总是简单粗暴地给概括一下。
那小孩还会道:你今天一点也不温柔。
宋离清心里吐槽:哪里不温柔了?我也没有发脾气么。
这些旧事已经被搁置好久了,突然一下子捡起来还有点怀念。
她翻了翻那本宋词集,发现中间有一页被书签卡住了。
看来是很喜欢这首了。
翻开一看,是晏几道的《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宋离清愣住了,她看到了自己的字,自己给那个小孩写的字,把“离情”的“情”圈了起来,在旁边写了一个三点水的清。
这小孩,是段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