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与岁书[救赎] > 30 还是会害怕支线(第1页)

30 还是会害怕支线(第1页)

(本章可以搭配郑宜农的单曲《还是会害怕失去你》食用。)

刚开始的时候,沈佩淑确实是在躲着姜青杳。

顾城有一首诗叫做《避免》: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她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叫做“姜青杳”的人很大概率会在25岁生日那天选择靠近死亡,与其努力尝试了一切最终还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友选择提前奔向自己的自由,她宁可选择切断她们最初的联系,避免一切的开始才对。沈佩淑最开始是这样子想的,也觉得自己会一直这样想下去。

但是她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在她八岁那年,沈佩淑在公园的湖边捡到了一只幼小的猫,浑身的毛都被打湿了,看起来像是一只丑陋的老鼠。于是她把这只小猫带回了家。时间久远,久远到沈佩淑已经想不起来她给那只小猫取的是什么名字了,小猫还没来得及记住承载着满满爱意的名字,就这样因为猫瘟夭折了。

那晚,沈佩淑想了很久——如果生命的终点是死亡,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她坐在书桌前托腮看窗外的沙沙作响的树叶,看和她一样在这个万千世界中渺小的存在,看她这辈子永远遥不可及的星空,然后她听到了隔壁房间仅一岁大的沈奕澈的啼哭,她突然想到八岁生日许的愿望:“我要活到九百九十九岁”。那时没有察觉的母亲和父亲的停顿,在此刻无限慢镜头回放。在无数个太阳和月亮交替的过程中,渺小的人们将永远没有尽头的时间按照自己的习惯刻画为一把长长的尺子,自此她们的人生有了刻度,而据沈佩淑所知,人最长的刻度也不过一百多岁。

当作为人类的她们将自己的人生刻上刻度,她们就与同等渺小的蜉蝣有了本质的区别。

她们的时间计算不再是降落的太阳和升起的月亮,不再是破壳破茧到羽翼的褪去,不再是嫩芽到果实。拥有智慧的她们使用工具将没有尽头的时间划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样的节气。

至此,她们对“未知”这个东西有了具象化的刻度,也就对“未知”产生了幸福的感觉。但是拥有智慧能够体会到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自然也会知道痛苦是什么样的感觉。

对于八岁的沈佩淑来说,最明显的痛苦是她意识到了作为“人类”这一整个整体的她们的尺子是无穷无尽的,而作为“个人”这一个自我本体的她们的尺子是长短不一的。

作为拥有智慧的人类,她无法再像一样同等渺小且拥有着寿命的蜉蝣没有目前科学所定义的“情绪感知”的活着,同样的,她也无法像滚滚的长江那样无穷无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但如果她拥有了永生,也是惩罚,是对拥有智慧的人类最残忍的惩罚,拥有情绪感知的她会看着拥有羁绊的她们一个个离去。

沈佩淑从升起的月亮开始思考,直到下一个太阳升起,她也没想出那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她知道了避免徒增的痛苦的办法,那就是摒弃对未知产生幸福的冀盼,切断将来的羁绊。

所以当沈佩淑仔细看完信的前两页后,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憎恨。

为什么是她?凭什么她要去承担这样的痛苦?

她没途径去憎恨寄出这封信的人,她只能将这种扭曲的憎恨转移到这封信想要拯救的人身上。

但是出于一些特殊的她并不知道的因素,这封信上说的第一次见面居然是在更后面的一年。

也许是漫长的时间消磨了她的恨意。

又或许是她作为一个“见证者”看到了2009年10月2号的新闻,见证推动了她再次打开了那封厚厚的信,以此她成为了一个人的“预言家”,“预言家”这样充满神性的身份无法不注视着自己预言下的人,就像是艺术家无法不爱上自己的缪斯。

再或者是2009年10月29号,那个她一直以来憎恨着的不知道究竟是如何形象的人以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在她面前,她自我介绍时颤抖的双腿、刚落座在她身旁时因为紧张还在大口喘气的呼吸、和她对视后更加羞红的脸颊,这些都在告诉她,告诉拥有“沈佩淑”这个名字的智慧生命体——“你憎恨的也是和你一样拥有智慧的鲜活的生命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