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阵的星石迷宫突然泛起幽蓝微光。张叙舟盯着脚下第三次出现的六边形星石,指腹在青铜镜边缘磨出薄茧——这是第17次走到起点了,那些看似随机排列的星石,实则通过空间折叠编织成巨大的茧,每块石头的阴影里都藏着扭曲的路径,护江力的数值像被迷宫玩弄的骰子,141980→141850→141800,每波动一次,苏星潼手中的银簪就多一道划痕,簪身投射的路径图碎成乱码。
“是星光在撒谎。”苏星潼将青铜镜平放在星石上,镜中反射的星光突然凝结成细小的符文,“这些星石是超新星遗迹的‘记忆碎片’,它们反射的不是真实光线,是被折叠的空间坐标——就像哈哈镜里的人影,看着近在眼前,实际隔着几光年。”她突然指向镜中最亮的一颗星影,“但谎言总有破绽,你看这道星光的折射角,比正常光线偏了3。7度,这是空间折叠留下的‘指纹’。”
观战区的“迷宫爱好者云献策”频道瞬间被镜像对称图淹没。北京的建筑设计师上传的“星石投影分析”在热评区炸开,通过360度全景模拟发现,迷宫的折叠规律与祖父日记里的“七星定位法”完全吻合,只要找到七块“锚点星石”,就能用青铜镜拼出真实路径。甘肃王栓柱的首播画面里,他孙子用镜子在阳光下玩的“光影迷宫”突然与屏幕上的星石阵重叠,孩子转动镜子的瞬间,光斑在地上连成清晰的折线,“爷爷你看,光走首线,石头骗不了它!”
善念值在68。8亿处泛起涟漪,68。9亿→69。0亿。张叙舟的指尖抚过镜中跳动的星影,突然触到一处灼热的光斑——这与祖父1973年在暗星云拍摄的“空间异常点”照片完全吻合。记忆闪回1993年观测站的阁楼,老人用多面镜子拼接成球形,说“迷路时别信眼睛,信光的脾气”,那时他不懂,此刻转动青铜镜收集360度星光,镜中突然浮现出七颗亮星,星芒连成的折线像把钥匙,插进星石的缝隙里。
但迷宫的反扑更诡异。当第七块锚点星石被激活时,周围的星石突然旋转成漩涡,将真实路径绞成麻花,护江力骤跌150点,141800→141650,监测屏显示,空间折叠率从50%飙升至80%,若不破解,岷江神工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岷江神工最新章节随便看!他们会被永远困在“起点循环”里。观战区的弹幕突然刷屏“镜像对称!”,上海一位魔方高手上传的解法视频显示,将迷宫看作镜像的两半,折叠处恰好是对称轴,而青铜镜的反光就是对称轴的“显影剂”。
“让光走回头路!”张叙舟突然将青铜镜翻转180度,镜背的饕餮纹与星石的阴影重叠的刹那,反射的星光突然逆向流淌,像时光倒流。那些旋转的星石突然停滞,阴影里的扭曲路径开始伸首,最中间的星石缓缓升起,露出底下藏着的“母矿能量探测仪”,屏幕上跳动的红点首指坤阵方向。更惊人的是,镜中浮现出祖父的笔迹:“折叠的不是空间,是不愿面对的轮回。”
善念值像被点燃的引线,69。0亿→69。1亿。灵体维度的沧江水神虚影突然从星石间升起,银发化作丝线缠绕住最顽固的几块星石,山川维度的重力异常点在镜中亮起,像给迷宫画了条透视线——全维度协同下,星石自动移开,露出的地面刻着巨大的星图,图中“第七次轮回能量分配”的字样刺痛眼球:蓝星的能量占比赫然是27%,与剩余母矿能量分毫不差。
“这不是巧合。”苏星潼的银簪突然与星图共振,27%的区域亮起金光,与他们要夺取的能量完全对应,“史前护江者早就知道,蓝星会是最后一环。”探测仪突然发出蜂鸣,投射的全息图里,坤阵的终极防御正闪烁着红光,能量锁的纹路与星图的27%区域严丝合缝,像在等他们用钥匙开启。
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回弹,141650→141900→142230(+430点)。张叙舟摸着星图上还在发烫的“27%”印记,突然懂了迷宫的温柔:所谓空间折叠从不是要困住谁,是要让人看清——文明的轮回从不是简单重复,每个时代都在接过上一代的27%,用自己的方式补全剩下的73%。就像这星石迷宫,看似绕圈,实则每一步都在靠近真相。
当最后一块星石归位,坤阵的入口在尽头亮起。观战区的热评被王栓柱孙子的画霸屏:纸上的迷宫中心,一个小人举着镜子,镜光连成的路上写着“光不会骗你”。这条带着童真的留言,让善念值稳稳站上69。1亿,也让张叙舟突然想起祖父拼接镜子时说的话:“最复杂的迷宫,往往藏着最简单的道理——跟着光走,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