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安史之乱:我手握十万兵马 > 第138章 火诏焚心君臣对镜(第3页)

第138章 火诏焚心君臣对镜(第3页)

“我会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你,裴玉筝,为了护住一道太上皇的文书而死。”他的声音在雨夜里异常清晰,“一个女子的忠烈,有时候比十万大军更有力量。它能让君王愧疚,让天下人铭记。一道文书烧了就没了,但一个用生命去守护它的故事,会永远流传下去。”

裴玉筝的心猛地一颤,她终于明白,从她接下诏书的那一刻起,她自己,也成了他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一枚,他准备用以攻心的、最锋利的棋子。

与此同时,薛七郎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伪造赵襦阳手书檄文的源头查到了,竟是永王李璘的一个旧部,买通了恒州官坊一名负责文印的小吏。

那小吏家有病母,一时财迷心窍,利用职务之便,将赵襦阳批阅公文后废弃的残稿拼凑摹写,又用早就偷藏的印泥,伪造了那封足以引来杀身之祸的檄文。

陈砚舟请示道:“节帅,此等奸细,按律当斩,以儆效尤。”

赵襦阳却摇了摇头:“不杀,也不罚。”

他下令将那名小吏押至东市,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小吏必死无疑时,赵襦阳却亲手为他解开了绳索。

“他为五斗米,卖了我的清白。我若为一时之怒,杀了这个为母求医的孝子,岂非与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乱臣同道?”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市集,“恒州,要的是法度,更是人心。罪,我己公布。人,我赦免了。”

百姓先是惊愕,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喊:“赵公量如海!”

九月十五,秋雨依旧连绵不绝。

赵襦阳独坐书房,没有处理公文,而是展开了他亲手编撰的《河北民谣》集。

他翻到最后,那是一页空白。

他提笔蘸墨,在空白页上写下了一句新的歌谣。

“一诏一命皆君恩,不为权柄为黎庶。”

写完,他放下笔,正待吹干墨迹,忽闻城南方向,鼓楼的钟声再次被敲响。

那不是示警的急钟,而是召集的闷响。

陈砚舟匆匆来报,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节帅,百姓……百姓们又自发集于南门了。”

赵襦阳霍然起身,走到窗前。

只见漆黑的雨夜中,从南门开始,一条由灯火组成的长龙,正沿着主街,缓缓向府衙延伸。

星星点点,汇成暖色的河流。

“他们说,”陈砚舟哽咽道,“上次点灯,是为您照亮收容溃兵的路。今夜点灯,是为您护住这风雨中的清白。”

赵襦阳立于窗前,望着那雨中摇曳的万千灯火,那些光亮穿透雨幕,映亮了他深邃的眼眸。

他低声自语,像是在对那些灯火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你们照亮的不是我,是这乱世里,不肯熄灭的理。”

风,忽然大了起来,卷着雨丝吹入书房,案上的烛火猛地一跳。

窗外,一盏离队伍最远的灯笼,被狂风吹断了丝线,打着旋儿飘入无边的雨幕之中,像一颗星辰,坠向了一条没有归途的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