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勘探队在地下百米处,发现一条未记载的隧道,尽头是一座密室,中央摆放着十二铜人残片。经鉴定,这些铜人并非装饰,而是“记忆容器”??古人用特殊合金与声学结构,将重要信息以振动频率封存其中。现代科学家用激光扫描,还原出一段音频,竟是秦始皇临终前的真实遗诏:
>“朕统六国,焚百家,只为天下归一。
>可今日方知,统一思想,不如统一人心。
>后世若有明君,当开言路,容异声,修史不讳,治国以诚。
>若以强权掩真理,则江山虽固,亦必崩于无声。”
音频公开当日,全国多所高校的历史系自发组织诵读会。有学生在网上发帖:“原来连秦始皇都知道不能骗自己,可我们骗了多久?”
风暴并未平息。
某些势力开始反扑。一家跨国科技公司宣布开发“认知稳定剂”,声称能“过滤过度记忆刺激”,实则暗中植入遗忘算法。几个国家重启“历史安全审查”,将“引发公众情绪波动的历史陈述”定为非法。更有人散布谣言,称“心灯云是外星意识入侵”,企图煽动恐慌。
但我们不再沉默。
王小川带领技术团队,将共声机升级为“共鸣塔”,无需电力,靠地磁共振传递信息,建在偏远山区,成为“自由之声”的中继站。
沈璃成立“记忆医疗中心”,帮助那些因记忆复苏而精神崩溃的人,她说:“治愈不是忘记,而是学会与真相共处。”
陈婷创办《微光报》,只刊登普通人讲述的小事:“我曾撒过的一个谎”“那天我本可以救人”“我父母从未提过的亲人”。
而我,继续写着我的书。
书名叫《小真相》。
第一章开头是:
>1976年夏,我祖父奉命销毁一批清代边疆奏折。其中一份提到,乾隆年间,新疆某部落曾主动请求归附,条件是“许其言事,不夺其语”。朝廷答应了。可百年后,这段记录却被删去,理由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叙事”。
>祖父烧了那堆纸,可他偷偷抄下这句话,夹在给我母亲的信里。
>我母亲不识字,把它垫了针线盒。
>盒子传到我手里时,纸已破,字迹模糊。
>我花了三年,才辨认出那八个字:
>**许其言事,不夺其语。**
写到这里,我抬起头。
窗外,晨光初现。檐下那串铃铛轻轻晃动,仿佛回应着远方某台共声机的节奏。风里仍有薄荷香,像是从前院的老槐树飘来的。
我知道,明天依旧会有封锁,有抹杀,有新的“为了大局好”的谎言。
但我也知道,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个饿极了偷窝头的孩子,
只要还有人想起自己曾烧掉的一篇日记,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敢问:“妈妈,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就不会真正死去。
我放下笔,轻声说:
“我们终于,敢说话了。”
然后,继续写下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