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利落地收住了。
寂静延续了一秒到两秒。
观众这才反应过来,
纷纷呼出一口气,
仿佛刚从骤雨狂风里走出来。
掌声出现得比上一首更急促,
明显带着一点被点燃后的兴奋。
伊万没有被这掌声扰乱。
他抬手在空气中微微定住,
然后转回钢琴前。
这一刻的安静里,
所有人都知道下一首会完全不同。
其他选手看着伊万那样的演出,心里像被什么点亮了。
不是竞争意味的紧绷,而是一种被激发出的跃跃欲试。
有人轻轻吸气,肩膀不自觉往前倾。
有人握住自己的手指,像在确认力量是否已经准备好。
有人闭上眼,将刚才那份热度悄悄压进胸腔,像是在等待轮到自己的瞬间。
空气里多了一层细微的躁动,不吵,也不乱,只是每个人的呼吸都比之前重了一点。
江临舟站在后台较暗的位置,看得清楚。
舞台灯光照着伊万,整个人像被烧得正旺的火。
台下观众的反应也是从谨慎到完全投入,节奏一路被他带着走。
江临舟心里升起一种罕见的愉悦。
他心想,这位兄弟的表演风格真是热情洋溢,让人激动。
那种激动不是要击败对方的意思,而是一种纯粹的,来自舞台本身的渴望与欣赏。
像在说,原来同龄人也能把舞台变成这样。
这种热度,让人忍不住期待下一刻会燃得更高。
他站在后台,感觉自己的心跳也轻轻地被带快了一点。
不是紧张,而是被感染。
这,就是他渴望重返国际舞台的理由。
第三首:《音画练习曲》Op。39No。1
第三首开始前,厅内的空气明显沉下去了。
前两首的高张力和强光感还在耳膜深处回荡,观众们的注意力被完全聚拢,像是一根拉紧的弦,被硬生生保持在悬空状态。
有人微微前倾,有人放轻了呼吸。
那是一种自然发生的静默,仿佛整个大厅在等待某种更深的东西降落。
伊万在台上坐稳,手指落在键面前的那一瞬间,整个人收敛了之前的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