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从水泥厂崛起:我能看见忠诚度 > 第780章 天赐良机沪市急了(第5页)

第780章 天赐良机沪市急了(第5页)

“晓丽,”林浩然忽然开口。

“林先生,您吩咐。”刘晓丽坐在林浩然的对面,恭敬地说道。

虽然本身她只是一名舞蹈演员,担任这个‘贴身秘书’不过是临时性决定。

可跟随林浩然身边时间长了,她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个角色,并且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

“沪市不同于京城,京城是政治文化中心,我们的根基尚浅,行事需低调谨慎,以树立形象、建立高层联系为主。

而沪市是纯粹的商业沃土,龙蛇混杂,机会多,风险也大,你作为我的‘贴身秘书’,要更敏锐,记住你的身份,谨言慎行,但也不必过于拘谨,该展现我们实力的时候,要自然流露。”

“是!我明白,林先生,我会时刻谨记您的教诲,多看、多听、多想、少说。”刘晓丽郑重地点头,将林浩然的每句话都刻在心里。

哪怕这个秘书只是暂时性的,她也希望自己能表现得好一些。

飞行时间比京城到香江短了许多。

当飞机开始下降,透过舷窗,已经可以看到蜿蜒的黄浦江和西岸星罗棋布的城区。

与京城庄严规整的布局不同,沪市的轮廓显得更加紧凑而充满活力,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划分出浦西的繁华与浦东的相对静谧。

这让林浩然不禁想起沪市的一句老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可想而知,如今的浦西与浦东之间显著的居住条件和发展差距有多大了。

飞机平稳降落在虹桥机场。

舱门打开,林浩然步下舷梯。

一股湿润的、带着淡淡江水气息的秋风扑面而来,与京城秋日的干爽截然不同。

眼前的景象,虽不及京城停机坪那次国家级的超高规格,但同样热烈而隆重,尽显沪市作为经济重镇的务实与效率:

数位沪市的核心领导亲自在舷梯下等候,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他们身后是相关委办局如计委、外经贸委、建委等的一把手或重要副手,阵容齐整。

“热烈欢迎著名爱国港商、林浩然先生莅临沪市考察指导!”的红色横幅在接机区格外醒目。

一排崭新的黑色进口轿车静静地停在一旁,旁边还有负责引导的开道警用摩托车。

当林浩然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沪市本地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几家重要报纸的记者早已架好设备,镜头纷纷对准了林浩然。

闪光灯此起彼伏。

没有繁琐冗长的机场欢迎仪式,副市长快步上前与林浩然热情握手:“林先生!一路辛苦!欢迎您来到沪市!一路风尘,我们先安排您到酒店休息,具体行程再详谈。请!”

话语简洁高效,透着一股海派作风的利落。

“感谢各位领导盛情相迎!沪市一直是我心驰神往之地,今日终于得见,倍感荣幸!”林浩然与各位领导一一握手,笑容真诚而富有感染力,应对得体。

刘晓丽紧随其后,保持着优雅得体的秘书仪态,面对镜头和领导,既不怯场,也不逾矩。

在副市长和主要领导的陪同下,林浩然一行人迅速通过贵宾通道,坐进了等候的车队。

没有警笛长鸣,但开道的摩托车有效地引导着车队驶离机场,向着市区飞驰而去。

坐在舒适的车内,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面貌。

略显陈旧的工业厂房、大片待开发的土地、逐渐密集起来的具有鲜明石库门或老洋房特色的居民区、以及远处外滩方向若隐若现的古典建筑轮廓……

这一切都清晰地告诉林浩然: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但迫切蜕变的大都市。(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