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片刻功夫之前。
那座建造历史起码超过两百年的老母庙里,一场针对某人的激烈讨伐已经持续了很久。
堂上十分古老的木质老妇神像被香火熏得微微泛黑,三个种族、外貌、穿着各异的庙祝坐在堂下。
。。。
春分之后的第七日,忆林的空气开始凝滞。
风不再流动,树叶悬停在半空,仿佛时间本身被抽离了节奏。
守林弟子们跪伏于地,掌心贴着根须裸露的泥土,却再也感知不到那曾经如脉搏般温顺的地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静默的压迫感??像是整片森林都在屏息等待什么。
玉箫仍卧在石上,贝壳微微颤动,紫光流转如呼吸。
那层薄如蝉翼的膜状物缓缓起伏,像是一张无形之口,在吞吐天地间的低语。
一名年幼的守林童子忍不住伸手触碰,指尖刚触及膜面,整个人便僵住。
他的瞳孔骤然扩张,映出无数重叠的画面:他看见自己死于战火,也看见自己活到百岁;他曾在极北之地独奏古琴,又在赤道雨林中化作藤蔓缠绕巨树;他杀过人,也被他人所杀;他曾爱得炽烈,也曾冷若冰霜……所有未走之路、未言之语、未竟之梦,尽数涌来。
“我……是谁?”
他喃喃出口,声音沙哑如百年枯井。
话音落下的瞬间,膜面泛起涟漪,一道微弱银线自他眉心抽出,飘向空中,融入念幕。
下一刻,他的身体轻轻倒下,面容安详,嘴角含笑,仿佛终于卸下了某种沉重的负担。
其他弟子惊恐后退,却无人敢再呼喊或哭泣。
他们知道,这不是死亡,而是“归位”
??灵魂从纷杂的可能性中选定了唯一的路径,回归本真。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双重存在者”
开始消散。
那些曾与本体对峙、争执甚至厮杀的“影子”
,忽然在某一刻停下动作,望向天空,然后缓缓化为光尘,随风而去。
东京街头,一名男子正举刀劈向自己的“另一我”
,刀锋即将落下时,那“影子”
忽然开口,用他童年乡音说道:“谢谢你,让我活过一次。”
随即消散。
男子怔立原地,泪流满面,手中的刀当啷坠地。
科学家称之为“人格坍缩”
。
心理学界则提出“意识收束假说”
:当集体频率达到某个临界点,人类不再需要通过分裂来自我探索,而是能够直面完整的真实。
但代价是??每个人必须亲手放弃那些“可能的自己”
。
南极上空,悬浮的环形山谷静静旋转,光轨所化的巨蛇盘踞天穹,首尾相衔,形成一个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