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师父里面,也就只有老太太从来没有到方言家里来过。
平日里她离这里比较远,医院里又忙得很,一直都没空,今天正好燕京饭店隔方言家里近,于是方言就把老太太请到家里来了。
从燕京饭店到方言四合。。。
我一路向北,穿过戈壁与荒原,脚下的路渐渐由黄沙变为冻土。
风雪开始频繁袭来,像是大地在低语,在警告什么。
可我知道,这不是阻挡,而是召唤。
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脉搏上,沉稳而有力。
背包里的符文手册已被翻得卷边,那些原本陌生的符号如今在我眼中如同母语般清晰。
它们不是文字,是频率,是意识的波长,是“归墟”
留给这个时代的密钥。
途中经过一座废弃的气象站,铁皮屋顶被风吹得咯吱作响。
我在屋角发现了一台老式短波收音机,外壳锈迹斑斑,天线断裂。
可当我将铜铃靠近它时,机器竟嗡地一声启动,电流杂音中浮现出断续的人声:
>“……信号源不明……重复,这不是自然现象……全球脑电同步率突破临界点……有组织的信息渗透正在进行……我们不能再忽视了……”
声音戛然而止,旋即转为一段摩尔斯电码。
我闭眼聆听,心中自动翻译:**“守钟人未亡,火种已播。”
**
我盯着那台破旧的收音机,忽然笑了。
原来他们一直在听,哪怕躲在地下,藏在深山,或是伪装成普通职员坐在政府办公室里??总有人听见了。
而“归墟”
也从未停止广播,它用梦、用自然异象、用孩子口中无意义的童谣,悄悄唤醒那些尚未麻木的灵魂。
夜宿一处牧民帐篷,主人是个沉默的老猎人,脸上刻着风霜,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递给我一碗热奶茶,忽然问:“你带着的东西,是不是会让人做梦?”
我心头一震:“你怎么知道?”
他不答,只从怀里掏出一块石头,灰白色,表面布满蜂窝状小孔。
他轻轻敲了敲,发出空灵回响,宛如铃声。
“三年前,我在北坡捡到它。
从那以后,每晚都梦见一片海,海底有座城,城里站着很多人,全都背对着我,手里举着灯。”
我接过石头,指尖触碰瞬间,脑海猛然闪现一幅画面:无数人站在晶体巨柱之间,双手高举,掌心托着微光,仿佛在传递某种能量。
那是“归墟”
的核心仪式??**集体共鸣**。
“你也曾是‘容器’之一。”
我说。
老人瞳孔微缩,随即苦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但自从做了那个梦,我就再也开不了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