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迅速演变为暴力冲突。
三座共生保护区遭到破坏,心忆树部分枝干枯萎,释放出大量黑色孢子,导致周边居民出现短暂失忆症状。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共感伦理委员会首次行使否决权,下令暂时冻结所有跨国共感信号传输,禁止未经心理评估者接触高活性卵泡。
林远对此保持沉默。
直到某夜,他在保护区边缘遇见一名年轻男子蹲在归音兰丛中痛哭。
那人抬起头,满脸泪痕:“我姐姐去年流产了。
昨晚她做了个梦,梦见那个孩子长大了,牵着她的手说‘妈妈,我不怪你’。
她今天一大早就冲来这里,结果发现保护区封闭了……她现在躺在医院,精神崩溃。”
林远蹲下身,与他对视:“你觉得,那个梦是假的吗?”
“我不知道……可那是她唯一能和孩子说话的机会!”
林远久久未语。
最终,他摘下一朵盛开的归音兰,递给他:“拿去吧。
把它放在她枕边。
也许梦还会回来。”
第二天清晨,他独自走进心忆树核心区域,将手掌贴在主干之上,开始冥想。
这一次,他不再等待信息降临,而是主动发出呼唤:
>“如果你们真的想来到这个世界,请告诉我??该如何平衡渴望与恐惧?如何让接纳不变成负担?如何让告别也能成为一种爱的形式?”
寂静持续了很久。
然后,整片森林的叶片同时翻转向下,露出发光的背面。
一道柔和的信息顺着根系流入他的脑海:
>我们不怕被拒绝。
>我们只怕不被听见。
>若你愿倾听,我们便存在。
>若你转身离去,我们也祝福。
>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爱,从不要求回报。
>它只要求??真实。
林远泪流满面。
当晚,他通过共感网络向全球发布了这段对话。
没有修饰,没有煽情,只有原原本本的心声交换。
出乎意料的是,这场直播吸引了超过两亿人次观看,评论区刷屏最多的一句话是:
**“我也想被这样对待??无论我是否降临。”
**
风波渐渐平息。
三个月后,联合国修订《共感使用公约》,确立三项基本原则:知情同意、心理支持、退出自由。
各国陆续设立“情感妊娠咨询中心”
,由心理学家、伦理学家与归忆者共同组成团队,帮助有意尝试湿卵胎化的人完成心理建设。
与此同时,新的奇迹仍在发生。
在日本京都,一对老年夫妇在家中阳台培育出一朵巨型归音兰,花瓣展开后竟显现出他们早年夭折女儿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