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思屋子里面就他一个人,还在家里面默默种草树木,回头看了一眼刘武:
√
老刘来了,干什么呢~!”
一进屋子,刘心武就高喊:“恭喜你呀,李有思同志,你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听到这里。
李有思也是颇为高兴。
现在国內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就只有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还有茅盾文学奖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因为一年能够颁发十多个人,所以二十多、三十多岁的新人获得奖项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
而茅盾文学奖不仅仅看重资歷,还看重文学性、影响力,四年评选一届,含金量绝对是槓槓的,说不高兴都是假的。
要知道他再怎么成熟,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老刘,你呢?”
“我的《钟鼓楼》算是侥倖。”
“有没有说是哪部作品获奖的?”
“我们就报了一个小说,你报了两个,上面也没有明確说是哪个,不过反正获奖了,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值得高兴的嘛!”
闻言李有思就跟著点点头。哪个作品被评选上了都是评委会的事情,反正自己只用过几天去领就行了。
李有思摸一摸下巴。
如果是在《追风箏的人》被《纽约时报》报导之前举办颁奖仪式,这小说大概率是无法和有著主旋律这种神秘力量加持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相抗衡的。
但是如果是这几天这么大的宣传下面,也难说保不齐它真有可能影响这群评委会呢?
他带著疑惑说道:“要是两个都获奖了呢?”
刘心武当即摆摆手,立马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不是全国优秀小说奖,茅奖的层次很高。”
“也对。”
李有思不再纠结。
2
“咚咚咚”
两人还在聊天,就有人敲门了,原来是李拓过来了。
刘心武问道:
“李拓,你怎么也来了?”
“我过来瞧一瞧有思,我们俩经常一起喝酒的呢,有啥问题啊?”李拓瞧了刘心武一眼。
身后还领著一位长相有些板正的青年:“这位是苏童,我带他来认认人。”
李拓这老登老喜欢带青年人上门拜见大佬,苏童、余华后世很多次表达过对於李拓的感谢。
“李老师。”
“你好。”
“幸好这位你不认识,我还以为和你一起改稿过呢!”
苏童靦腆说道:“何德何能和李老师起改稿子。”
年轻的苏童特有一些南方的羞涩和腩腆,比起来,余华就十分厚脸皮。
“进来坐吧,別傻站著了。”
李有思领著两往里面,苏童低著头跟著坐下。
“你今天当真就是过来带新人认识认识的?”
“当然不是,听说你获得茅盾学奖了,专门过来恭喜的。”李拓倒了一杯酒。
“这—庆祝还是得等到颁奖典礼之后吧?虚情假意。”刘心武一眼看出来了李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