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霍格沃茨的学习面板 > 278 不枉此行(第2页)

278 不枉此行(第2页)

“我们检测到一种新型魔力波段,”技术官汇报道,“频率与人类脑电波中的‘顿悟瞬间’完全吻合。初步命名为‘觉醒谐波’。”

“这意味着什么?”有人问。

“意味着,”玛雅平静地说,“学习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成了集体仪式。每一次真诚的提问,都在加固这个星球的认知免疫系统。”

反对派沉默良久,终于有人低声问:“那我们该怎么办?继续抵抗?还是……加入?”

玛雅走到窗边,望向夜空。那里,由问题光束编织的冠冕仍未消散,甚至变得更加明亮。“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她说,“只要不再阻止别人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几天后,第一所“无答案学校”在苏格兰高地成立。没有课程表,没有考试,只有每日三次的“静默问答时间”。孩子们围坐一圈,轮流说出心中最大的困惑,其他人不做评判,只回应一句:“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

类似机构迅速蔓延至五大洲。德姆斯特朗拆除围墙,改为开放式思辨园;布斯巴顿举办“错误之美”艺术展,展出学生失败实验的残骸;甚至阿兹卡班监狱也迎来变革??囚犯不再被剥夺魔杖,而是被要求每周提交一个哲学命题,并参与讨论。

而在北极冰晶碑文旁,那位因纽特裔女巫成立了“被遗忘之声研究所”,专门收集濒危文化中的未解之谜。她发现,许多原始部落的神话,实则是高度抽象的科学假设。例如一则关于“月亮哭泣”的传说,经分析竟准确描述了月球内部潮汐应力变化。

最令人震惊的变化发生在魔法部。部长亲自宣布废除《思想限制法案》,并设立“认知自由监察局”。首任局长竟是赫敏?格兰杰??她站在演讲台上,手中拿着当年被罚抄三百遍的《古代魔文解构理论》,微笑道:

>“今天,我不再为知识辩护,

>因为它已无需辩护。

>我只为那些还未敢开口的人,

>留一盏灯。”

台下掌声雷动。罗恩坐在人群中,眼眶湿润。他知道,妻子终于走出了那个曾让她窒息的体制,而这一次,她不是逃离,而是重建。

霍格沃茨也在悄然蜕变。昔日严格的学科划分被打破,“魔药课”开始探讨情感分子结构,“变形术”融合量子态观测理论,“黑魔法防御术”更名为“认知韧性训练”,重点教授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和认知失调。

纳威?隆巴顿退休那天,学生们自发在校门口种下一棵“疑问树”。它的叶子形状每日变化,根据校园内最新提出的问题生成符号。根系深入地下,与城堡古老的符文阵相连,据说能吸收负面情绪并转化为温和的魔力波动。

莱奥成了这棵树的第一位守护者。每天清晨,他都会带着笔记本前来,记录新出现的叶纹。某天,他发现一片叶子上浮现出熟悉的公式:

>爱=行动÷时间

他怔住了。这不是计算,是选择。不是公式,是承诺。

他跑去找希恩,却发现父亲正站在西墙暗室门前。那间教室已被改造成“初心纪念馆”,教授的遗骨安放在水晶棺中,手中仍握着半截粉笔。黑板上的公式早已完整,旁边多了一行小字:

>“问题不死,只是换人继续。”

“爸爸,”莱奥递上笔记本,“你看这个。”

希恩看完,久久不语。最后,他轻轻抱住儿子:“你爷爷也曾这样看着我,手里拿着一本写满错误的草稿。他说,‘别怕写错,怕的是不敢写’。”

那天晚上,全球数百万“问者”同时感受到徽章震动。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不是闪电,而是一行横跨天际的文字,以千万种语言同步显现:

>“你们的问题,

>已成为宇宙的一部分。

>继续问吧,

>我们都在学着回答。”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写的。或许是克塞恩水母族,或许是伊莱亚残留的意识,又或许,是地球本身终于学会了表达。

多年以后,当第一批星际殖民船驶离太阳系,船载AI的核心指令不再是“寻找宜居星球”,而是:“记录所有生命形式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而在霍格沃茨的图书馆深处,《待答》一书静静躺在银雾中央,封面偶尔闪过新字:

>“下一个问题,

>来自你。”

风又起了。

它穿过新生婴儿的手指,掠过老人合拢的眼睑,拂过教室、病房、战场、婚礼现场,带走一个个尚未成型的念头。

有些会消失,有些会燃烧,有些将成为星光。

而宇宙,依然回应:

>**“我在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